
新闻动态
过去十年,是丽水农业发展最好、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十年。农业生产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农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转变,丽水的沃野上唱响了一首首希望之歌。在撤地设市十周年之际,本报推出“撤地设市十周年看丽水农业巨变”系列报道,追寻撤地设市的伟大成就,体味丽水农业十年所发生的历史巨变。
茶园总面积42.5万亩,投产茶园34.56万亩,茶叶总产量2.02万吨,实现产值12.08亿元。 在如今的丽水,茶叶的魅力已经远远不止于“牵众生之口”,它更是以“一叶之轻”舞起了种茶、制茶、卖茶、茶旅游等数以亿元计的产业一条龙,为一方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为一方百姓的幸福安康绽放新绿之叶。 从传承千年文化的“茶叶”到助推经济发展的“茶业”,撤地设市十周年,见证的是丽水茶产业的“一字跨越”。 土茶变良种:好品种出好茶叶 丽水茶叶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但在上世纪,茶农种植的茶树大部分是本地品种,产业规模较小、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低。2000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以“茶树品种良种化、品质生态化、产品品牌化、生产标准化、经营集约化”为特色的“五优化”发展茶产业。 莲都区大港头镇杨山村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发展茶叶种植,2000年,在农业部门的指导下开始大力推广无性系良种。好品种出好茶叶,“选良种、建基地、重科技”的发展模式给杨山人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优良品种“乌牛早”采期早、产量高、品质优,比同类老品种提早20天开采,茶青最高价每市斤达90元。如今,杨山村的良种茶园面积达到了3240亩,良种率达到了90%。2009年全村茶叶人均收入5365元,一跃成为莲都区的良种茶第一村。 经过10余年的努力,丽水的茶园面积已经由2000年的17.33万亩发展到现在的42.5万亩,产量也从2000年的5312吨发展到如今的2万多吨。10年来,全市累计繁育出圃无性系良种茶苗20亿株,发展无性系新茶园28.7万亩,十五期间无性系良种面积推广名列全省第一,2009年无性系良种总面积达到31.7万亩,无性系良种率74.6%。
遂昌被国家农业部授予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县,全市有31个茶叶产品曾获得绿色食品(绿色农产品)标志使用权, 39家企业1.87万亩茶园通过有机茶认证,更是给“丽水出产生态绿茶”作了底气十足的注解。 杂牌变名牌:丽水品牌跻身 “全国百强” 质量是前提,品牌则是促进产业永续发展的动力。茶叶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时,富有远见的丽水人就瞄准了品牌发展道路。 2001年,松阳开始对全县众多茶叶品牌进行了整合,把具有一定市场影响的“银猴”品牌作为主导品牌,以松阳县1800年的历史文化为底蕴,对“松阳银猴”从外包装设计到广告用语等进行策划。每年投入资金上百万元,大手笔、全方位打造“银猴”品牌,通过茶博会、茶叶节等平台,举行松阳银猴茶道表演、万人品茶、名茶推介会、产销对接等茶文化系列活动,获得了众多茶叶专家和经销商的赞许,在全国名声鹊起。2004年,松阳银猴茶被评为浙江十大名茶。2008年,松阳县被授予 “中国名茶之乡”。2009年,银猴品牌被评为全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8.4亿。 松阳“银猴”的十年创牌之路,见证了丽水茶叶品牌发展的历程。 十年来,通过茶叶品牌整合,我市茶产业实现一县一品,形成了景宁金奖惠明、松阳银猴、遂昌龙谷丽人、莲都梅峰、青田御茶、云和仙宫雪毫、庆元沁园春、缙云仙都笋峰以及龙泉白天鹅、凤阳春、金观音等丽水代表名茶。香茶、扁形白茶成为了丽水茶叶开拓国内市场的特色主打产品。金奖惠明、松阳银猴被评为浙江十大名茶,“龙谷丽人”等8个品牌获浙江名牌。松阳的浙南茶叶市场已成为浙江省茶叶交易量最大的市场。 悄然变化的还有茶叶的经营模式。在经历了市场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双重锤炼之后,丽水茶业逐渐告别了千百年来茶农自种自制自销的传统作坊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公司+农户+基地+专卖店”的生产模式,像“梅峰”、“精诚”、“金福”这样的茶叶龙头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伴随而来的还有规划整齐的工业园区、清洁化操作的加工车间、现代化的生产机器、整洁亮丽的连锁经营茶店,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丽水茶叶产销量迅速做大。 十元铁锅到百万智能机:丽水茶业实现华丽转身 上世纪90年代,茶农开始手工炒制碧螺春等名茶,靠的是一双手、一口锅。 “一季茶叶一场病,一年茶叶半条命。”成了当时茶农制茶最真实的写照。 十元的一口铁锅,成就了丽水茶农的原始积累。电炒锅、修剪机、滚筒杀青机、茶叶揉捻机、理条机、扁形名茶炒制机……单机价格从上百元到上千元再到上万元。2007年,我市茶农购进第一台单价超过百万元的韩国智能化色选机,茶园机械化管理与机械化制茶渐渐成为茶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市农业局有关数据显示,至2009年,我市各类茶厂拥有各类茶机具22419台,年机制名优茶1.8万吨,名优茶产值10.6亿元。 从手工到机械,从十元铁锅到百万智能机,10年间,丽水茶业实现了漂亮的转身,也造就了一个个茶农茶企的致富传奇。2008年,浙江振通宏茶业有限公司新建了集茶叶粗精制、深加工于一体的生产线,开发生产速溶茶粉,标志着我市茶叶走上深加工之路。 如今,走产业化道路的丽水茶业已经成为丽水最重要的主导产业和民生产业。从茶叶到茶业,丽水人已经从这“一字跨越”中尝到了甜头:2009年,全市共有190个产茶乡镇3000多个产茶村,涉茶人口达到25万。2009年,茶叶收购价平均每公斤59.6元,是2000年每公斤22.7元的2.6倍;投产茶园平均亩产值为3496元,是2000年的平均亩产值952元的3.7倍。 | |
( 文章来源:丽水日报 供稿人:李霞 通讯员 潘建义 责任编辑:姚思飞) |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1/4/28 点击:7753 打印本页
电话:0578-2028339 传真:0578-2028339 地址:丽水市丽阳街827号农业科技大楼
主管单位:丽水市农业局 主办单位:丽水市茶叶产业协会
Copyright © 1998 - 2011 丽水市茶叶产业协会网站 .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57357号-1
丽水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投诉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231188 2557000 邮箱:4472956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