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发展丽水茶产业实施转型升级

 

 

    丽水产茶历史悠久,早在三国时期,松阳、云和、龙泉等地就盛产茶叶。而到唐代,丽水茶叶已经相当有名,唐玄宗李隆基在品尝松阳卯山仙茶后,大加赞赏, 并指定该茶为宫廷贡品。北宋大文豪苏轼在松阳西屏山与祖谦禅师饮琼品茗时,更是写下了东坡有意读茶经,要使祖谦名不朽的诗篇。

  独特的自然禀赋,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为丽水生态茶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几年坚持不懈地抓以茶树品种良种化、品质生态化、产品品牌化、生产标准化、经营集约化为特色的五优化茶产业开发,发展形成了景宁金奖惠明、 遂昌龙谷丽人、松阳银猴、莲都梅峰、青田御茶、云和仙宫雪毫、庆元沁园春、缙云仙都笋峰以及龙泉白天鹅、凤阳春、金观音等丽水代表名茶。香茶、扁形白茶成为了丽水茶叶开拓国内市场的特色主打产品。全市有36个茶叶产品获国家有机绿色产品认证,惠明银猴龙谷丽人8个品牌获浙江名牌称号,并 以其独特的色、香、味、形赢得了国内外市场认可,松阳的浙南茶叶市场已成为浙江省茶叶交易量最大的市场。我市茶叶产值从十五初期全省第六到2005年起跃 居全省第三,排名绍兴杭州之后,丽水也被誉称为浙江最具增长空间的新兴产茶市。

 

  从1990年开始,我市茶叶从无性系良种发展和名优茶开发起步,2000年后明显增速,茶叶收购价格近20年保持稳步提高,效益持续显著。茶叶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茶叶经济也得到快速发展。

 

  虽然目前我市的茶叶发展势头较好,但是全国茶叶面积扩张迅速,产量过剩的现状,让我们预感到了今后面临的巨大挑战。当前世界经济下滑,更是让我们看到农产品发展中的潜在危机。我们要吸取柑橘的教训,未雨绸缪,尽早谋划发展思路,实施转型升级,在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市场营销上做足文 章,实现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 市农业局局长杜光旻告诉记者,举办这次高峰论坛,就是希望通过借助专家教授的专业专长和人才优势,获得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合力推动丽水茶产业转型升级。

 

  世界粮农组织分析,近十年内世界茶叶消费量每年以2.9%的速度递增,其中由于绿茶饮用价值高于其他茶类,加上茶叶药用价值进一步开 发,绿茶消费也将得到更快增长。近年来我国茶叶总消费年增长率在3%左右,绿茶消费年增长率在5%以上,名优茶消费增长在10%以上,北方市场逐步扩大, 在市场上无公害、有机茶产品已经成为了新的需求趋势。论坛中,茶界专家认为,世界茶叶贸易总量增加与红绿茶比例此消彼长的新变化,将为丽水茶叶开拓国际市场带来商机。在健康和文化两大引擎的带动下,我国国内茶叶消费向多元化、品牌化、名优化发展,消费热点不断,成为茶产业发展一大亮点。我市做工精细、品质 优异的绿茶特别是半烘炒机制香茶市场的开拓空间仍然很大。因此,2009年是丽水茶叶行业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

 

  丽水茶产业该如何实施转型升级,进一步做大做强?在日前举办的丽水茶产业高峰论坛中,记者采访了有关茶界专家,智囊团纷纷为丽水茶产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科技创新是关键

 

  ——陈宗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国际茶叶协会副主席

 

 如何实现中国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是关键。立顿(LIPTON)是全世界最大的茶叶品 牌,LIPTON 公司在英国国内没有一亩茶园,但在肯尼亚和坦桑尼亚有10000公顷茶园,可以生产70000吨茶。每年还要从世界各地进口30万吨茶 (占世界茶产量的16%),再向110个国家售出37万吨各种茶叶,计27亿英镑。一个不生产一斤茶叶的国家,却垄断了世界茶叶销售数量的15%左右,茶 叶销售110个国家,茶饮料销售40多个国家。公司有两句名语——茶叶品质是靠设计出来的;通过创新实现持续增长。         

 

  丽水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天然氧吧中国生态第一市。这里常年气候温和而湿润,日照短而多雾,土壤 富含有机质,非常适宜茶叶的种植和生长。生态优势就是最大的优势,但是深加工才是最大发展潜力。丽水在茶产业发展中,要发挥生态优势,要在精深加工上做文章,在茶产业升值升级上下功夫。

 

  产业发展要靠三家

 

  ——毛祖法: 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茶叶学会理事长,浙江省农业厅经作局副局长、研究员

 

 当前,全国茶叶产量过剩,很多地方还在大面积发展。产大于销的结果就是伤农,我们要吸取柑橘的教训。丽水 茶产业发展,必须进行六大转型。一要从原来的面积产量扩张向品质效益提高转型。不能在面积上做文章,要在效益上做文章,鼓励茶农向质量要效益,从降低成本要效益。二是茶叶要从产品向品牌营销方向转型。三是从茶叶品质到安全生产转型。提倡茶叶等级清晰,各等级质量稳定一致,注重质量安全。四要从原来的大众茶 名优化向名优茶大众化转型。丽水的香茶将是今后发展的主攻方向,要想办法稳定香茶的品质。五要从手工采制到机械采制转型。当前国家对农机补贴的力度很大,要利用这个政策,加大对采制机械的改进。六是政府的扶持力度要从对新种茶园面积的补助向茶厂优化改造、市场营销拓展等补助上转型。一个企业的发展需要三 家,即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的共同努力。要靠政治家谋划,靠科学家提供科技支撑,靠企业家发展,三个缺一不可,共同发力,才能真正做大做强一个 产业。

 

  把小农生产转化为现代生产

 

  ——梁月荣: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茶叶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在日本,由于实行大型机械作业,工效很高。如采茶,每台采茶机2人操作,每小时可采收1公顷茶园,春茶第 一批茶叶的台时工效为5000公斤鲜叶。日加工9万公斤鲜叶的茶叶加工厂,每班的工作人员只有7-8人,全年的亩产值却高达约合人民币31000元。丽水 茶产业转型就要把小农生产方式转化为现代生产方式,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发展机械化生产。

 

  变喝茶为吃茶和用茶

 

  ——鲁成银: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浙江省茶叶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茶产业科技创新平台主任

 

  

 

  发展茶产业,我们要从低科技生产转向高科技生产。在健康和文化两大引擎的带动下,我国国内茶叶消费出现 多元化发展。茶饮料从1997年起步,十年中发展迅速,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行业、不同收入阶层、不同性别、不同功能、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地区、不同消费方式,生产数以百计的茶饮料品种。从刚开始起步时的20万吨增加到2008年的600万吨,十年时间增加近30倍,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 益。茶饮料是茶叶成功实现增值的一个典型创新例子。丽水现在的茶叶100%都是杯泡热饮,能不能在加工中创新技术,变杯泡热饮为冷饮?变为茶蛋糕,变为茶 饼干?把传统的喝茶变身为吃茶、用茶,丽水的茶产业链就能延长,茶产业发展就大有可为。

 

  人才是发展基础

 

  ——周智修:中国茶叶学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

 

  

 

  茶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是关键,人才是基础。我们全国有20多所高校开设了茶学专业,但是比较注重研究型人才培养,动手技能型人才缺乏。丽水在引进高级人才的同时,是否可以依托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定向培养茶产业技能型人才。其次,依托阳光工程,加大农民 培训力度,教茶农掌握茶叶先进、适用技术。

 

  要充分挖掘茶文化内涵

 

  ——苏祝成:浙江林业大学茶文化学院副院长、教授

 

 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医学保健、历史考古、经 济贸易、餐饮旅游等学科与行业,包含茶叶专著、茶与诗词、茶与歌舞、茶与婚礼、饮茶习俗、茶艺表演、陶瓷茶具、茶馆茶楼、冲泡技艺、茶食茶疗、茶事旅游等许多方面。丽水要发挥茶文化研究会的作用,通过举办茶文化活动,充分挖掘茶文化内涵,带动观光农业的发展。

作者:丽水市茶叶产业协会 发布日期:2011/5/12 点击:8222  打印本页

上一条新闻:茶叶协会简介 下一条新闻:景宁县金奖惠明茶供应

电话:0578-2028339 传真:0578-2028339 地址:丽水市丽阳街827号农业科技大楼

主管单位:丽水市农业局 主办单位:丽水市茶叶产业协会
Copyright © 1998 - 2011 丽水市茶叶产业协会网站 .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57357号-1

丽水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投诉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231188 2557000 邮箱:447295623@qq.com

技术支持丽商网络